一、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分别有什么要求
1、法定继承要求按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与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继承人包含配偶、子女等,像配偶、子女、父母是优先顺序,其次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产分配一般平均分配,特殊时会有不同。
2、遗嘱继承要求被继承人有合法有效的遗嘱,遗嘱形式有公证、自书等多种,各有要求和效力。遗嘱要明确指定继承人、份额等内容,且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有合法遗嘱就按遗嘱执行。
3、法定继承依据法律规定,遗嘱继承由被继承人自主安排遗产,二者在不同情形下适用确保遗产合理分配。
二、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哪个优先度更高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而遗嘱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来确定遗产的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这意味着若被继承人立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就应按遗嘱内容对遗产进行分配,排除法定继承规则的适用。只有在遗嘱未处分的遗产部分,或者遗嘱无效、部分无效涉及的遗产部分,才会按照法定继承来处理。所以,从法律规定及实践来看,遗嘱继承的优先度高于法定继承。
三、法定与遗嘱继承在份额分配上有何不同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在份额分配上有明显差异。
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存在特殊情况,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遗嘱继承则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被继承人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继承人及分配份额。只要遗嘱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就按照遗嘱确定的份额分配遗产,不受法定继承份额规则的限制。即遗嘱可以将全部或部分财产指定给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也可对份额自由安排。
当探讨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分别有什么要求时,我们不能忽视与之紧密相关的其他要点。在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比例虽有基本规定,但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有调整,比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该如何倾斜。而遗嘱继承里,遗嘱的形式、效力等问题至关重要,不同形式遗嘱(如自书、代书、公证等)有着不同规范。若遗嘱存在瑕疵,很可能影响继承走向。要是你对法定继承的特殊情况处理、遗嘱继承的效力认定等问题仍有疑问,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